首页>篇章详情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新构建

作者:
邓海英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35 MB
报告字数:
991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1辑 总第1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面对近代的文化认同危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建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的中国化历程。文化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又受到来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努力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新的文化认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简介:

邓海英:法学博士,国防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哲学动态》《求是》《社科纵横》《党建》《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和军队各类课题达30余项。担任《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等多项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7年获全军第四届政治理论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9年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练兵比武精品示范课,2019年获国防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练兵比武一等奖,2020年被评为国防大学优秀教员,被确定为国防大学首届“青年英才”,荣立三等功一次。

文章目录
深刻认识文化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一)拯救近代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重建新的文化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重要原因
  • (二)文化认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新的历史境遇下中国文化认同面临的新课题
  • (一)全球化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给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带来挑战
  • (二)多元的当代文化生态和价值观念,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 (三)文化结构的变迁与新兴文化形式的兴起,对文化认同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以文化认同的新构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文化整合是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
  • (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三)引领整合当代多元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