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距杨、墨”看孟子对群己价值矛盾的化解

作者:
周海春 ZhouHaichun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12 MB
报告字数:
12246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6上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孟子不认同墨子和杨朱学派的学说,是因为他认为杨墨的学说是建立在算计利害得失的基础上的。孟子要从心性中找到一种新的关于群己关系的思考方向。这一思考方向的基础是人人都有“四端”,发展“四端”就可以真正达成“贵己”,并超越“小体”的局限,从而可以在“贵己”的同时达到“利天下”的结果。

关键词:

四端墨子杨朱群己

作者简介:

周海春:周海春,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湖北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史。

ZhouHaichun:

文章目录
·群己关系的“一本”
·“一本”和“群己”之间的关系:“性”之“推”“达”
·“大体”对“小体”的超越
·势位与善德:群己矛盾的化解
·孟子群己关系思想的现代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