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新的创造性结合

作者:
金民卿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6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652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创造性结合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伴随着新型政权建设、国家治理实践和社会制度变革的深度全面展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做出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在探索性实践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分析和把握急剧变化的中国具体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为它补充新的思想成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客体的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更新自己既有的理论认识而实现主体自身的发展,不断在新的实践推动下展开内部和外部的思想交锋并逐步形成思想共识,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启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新的创造性结合,在制度、道路、思想的艰辛开拓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观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积累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和经验教训。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权建设

作者简介:

金民卿:金民卿 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业智库”秘书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势学科”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共党史党建。已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中国力量》《核心,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文章目录
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1.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创立人民民主专政这一中国化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
  • 2.把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同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
  • 3.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
  • 4.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民族特点创造性结合,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制度安排
  • 5.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问题,为创立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制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创立过渡时期理论
  • 1.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基本共识: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起来以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 2.毛泽东率先开始发生重大的思想转变
  • 3.在探索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4.过渡时期理论取代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一种新的思想共识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1.以农业合作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2.探索中国特色的私人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发展上的创造性探索
  •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
  • 2.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社会共识并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
  • 3.在同错误思潮的交锋中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4.确立意识形态标准,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
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又一次创造性结合
  • 1.明确提出要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新的创造性结合
  • 2.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正确分析中国具体实际,为实现第二次结合提供了重要前提
  • 3.在新的创造性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