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

作者:
乔清举
出版日期:
2023年4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大小:
2.4 MB
报告字数:
26255字
所属图书:
《清华国学》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及其环境间以及生物彼此间的关系。在天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总是动态地趋于和谐,故生态思想史家把生态学定义为一门在自然界中发现和谐、“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由此,“生态”遂具有超出事实描述的价值意义,“它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模式”。生态即意味着和谐,意味着人类应然的存在状态。儒家“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上述生态的价值性含义是一致的,因而在本质上可视其为生态哲学。其理论结构有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皆有对于动物、植物、土地、山川四种对象的生态性认识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

天人合一生态哲学儒家哲学

作者简介:

乔清举:

文章目录
·在何种意义上,儒家哲学是生态哲学?
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
  • (一)“生生”作为宇宙的合目的性
  • (二)尽性
儒家生态哲学的宗教维度
  • (一)“报本反始”:儒家文化对于对自然的祭祀
  • (二)对于动物的神秘认识和祭祀
  • (三)对于植物的神秘认识与祭祀
  • (四)对于土地、山川的神秘认识与祭祀
儒家生态哲学的道德维度
  • (一)“德及禽兽”
  • (二)“泽及草木”
  • (三)恩至于大地山川
儒家生态哲学的政治维度
  • (一)动、植物保护的机构
  • (二)动物保护的政令与法律
  • (三)林木保护的政令与法律
  • (四)土地管理机构与政令
  • (五)河流、山脉的管理机构与法令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