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也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向何处去,需要人们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同时做出抉择。经过了短时间的矛盾和彷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全国范围的思想大解放,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了理论创新的思想氛围,奠定了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形成了新的理论创新主体;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制定了改革开放政策,初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明确了理论创新的发展主题;纠正了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批判了错误和反动的文化思潮,廓清了误导方向的思想迷雾,系统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了理论创新的政治准则;全面否定了“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系统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全面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度过了精神裂变的危机,避免了神化领袖或割断历史的错误,保证了理论创新的过程连续性、发展继承性和体系开放性。经过这些努力,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新的创造性结合的序幕已经快速拉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始迈出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