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始

作者:
金民卿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5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3788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也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向何处去,需要人们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同时做出抉择。经过了短时间的矛盾和彷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全国范围的思想大解放,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了理论创新的思想氛围,奠定了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形成了新的理论创新主体;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制定了改革开放政策,初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明确了理论创新的发展主题;纠正了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批判了错误和反动的文化思潮,廓清了误导方向的思想迷雾,系统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了理论创新的政治准则;全面否定了“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系统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全面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度过了精神裂变的危机,避免了神化领袖或割断历史的错误,保证了理论创新的过程连续性、发展继承性和体系开放性。经过这些努力,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新的创造性结合的序幕已经快速拉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始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政治准则

作者简介:

金民卿:金民卿 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业智库”秘书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势学科”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共党史党建。已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中国力量》《核心,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文章目录
推动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奠定了第二次飞跃的思想基础
  • 1.“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其遭遇的抵制
  • 2.真理标准问题上的思想交锋
  • 3.思想解放运动的全面展开
  •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初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第二次飞跃的发展主题
  •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重大的历史选择
  • 2.“抓纲治国”方略的内在矛盾和实践困难
  • 3.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酝酿和日益明确
  • 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系统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了第二次飞跃的政治准则
  • 1.历史转折过程中复杂的思想政治倾向
  • 2.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思想论争
  • 3.系统阐述四项基本原则的科学内涵
  • 4.正确把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厘清了第二次飞跃的理论前提
  • 1.厘清和辨析毛泽东的思想遗产是一场艰苦的思想考验
  • 2.确定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
  • 3.集中党和人民智慧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