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学儒家经典,做修身功夫——北京四中“孔阳国学工作室”国学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
田九七 王雨田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4192字
所属图书: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学的研究修持与教育传播,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面向。把深入、纯粹的国学研究成果与教育传播实践充分结合,在扩大、加深影响的同时不失固有的高度,是国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北京四中立足国学是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这一基本点,从国学课程、国学社团、国学师资培训、家校国学活动等层面全面推展国学教育工作,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儒家经典—中国历史—修身功夫”为主脉,初中、高中、大学、社会一贯的国学教育模式,让国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国学儒家经典修身

作者简介:

田九七:田九七,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生。

王雨田:王雨田,北京四中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项目助理。

文章目录
历程回顾:十二年求索之路
  • (一)第一阶段:酝酿期(2006~2008年)
  • (二)第二阶段:初创期(2009~2011年)
  • (三)第三阶段:完善期(2012~2014年)
  • (四)第四阶段:深耕期(2015年至今)
理念确立:闻道、立德、践履终身
  • (一)以闻道为宗旨
  • (二)以儒家经典、中国历史和修身功夫为内容
  • (三)以仁、智、勇、礼为儒家本色
  • (四)以终身学习为倡导
  • (五)以实践儒学为精神追求
课程建构:儒家经典—中国历史—修身功夫
  • (一)《中华人文精神简史》
  • (二)《论语》
社团组织:同修共进,志愿实践
  • (一)成立目的
  • (二)活动准则
  • (三)社团概况
路径探索:场性教育,导之以正
  • (一)“场性教育法”
  • (二)重视原典研读
  • (三)“辨、讲、点”结合
  • (四)“浅而正”
社会传播: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儒学
  • (一)创立自媒体平台“儒见”
  • (二)举办“国学十年”教育论坛
  • (三)举办“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儒学”儒门会讲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