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价值之“是”与我国的价值论研究

作者:
孙美堂 闫琛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919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4辑 总第1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价值哲学研究正酝酿新的突破。本文提供的思路是:价值追问的重心不是价值是“什么”,而是价值之“是”——价值成为其所是的过程、机制等;它重在揭示人如何经由“在世”而完善自己及周遭的世界,设定和创造价值;它要求定义价值的角度从强调“关系”的结构性描述,转到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揭示、生存境况的关切,即转到强调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的指向性描述;它也意味着扩展主客体关系模型,涵盖主体间性;由“在场”的主客体交互作用关系扩展到不在场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

意义价值论在世现实关切

作者简介:

孙美堂:孙美堂,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闫琛:闫琛,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关系说”的问题
·从“什么”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