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价值哲学研究正酝酿新的突破。本文提供的思路是:价值追问的重心不是价值是“什么”,而是价值之“是”——价值成为其所是的过程、机制等;它重在揭示人如何经由“在世”而完善自己及周遭的世界,设定和创造价值;它要求定义价值的角度从强调“关系”的结构性描述,转到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揭示、生存境况的关切,即转到强调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的指向性描述;它也意味着扩展主客体关系模型,涵盖主体间性;由“在场”的主客体交互作用关系扩展到不在场的相互作用关系。
意义价值论在世现实关切
孙美堂:孙美堂,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闫琛:闫琛,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