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双方都曾试图控制局面,但最终战争局势在近卫内阁与军方的各种操控下不断失控,演化为旷日持久的全面战争。究其原因,涉及中日两国在作战初期的战略构想、对局势的研判、围绕事变走向的各方博弈等诸多因素。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日本的高层决策体制以及军政之间的利益纠葛。自古以来便没有无休止的战争,事变发生即意味着终有一天需要有人来出面终结。而问题的争议在于,究竟何时解决,以及以何种方式去解决。这是事关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自战争之初,战和问题就成为日本高层决策所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以往学界已经对军政关系等问题做出深入探讨,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歴史学研究会編『太平洋战争史3』(青木書店、1972),秦郁彦『日中战争史』(原書房、1979),安井三吉『柳条湖事件から盧溝橋事変へ』,芳井研一『難民たちの日中戦争』(吉川弘文館、2020),江口圭一『十五年戦争小史』新版(青木書店、1991)、『日本帝国主義史研究』(青木書店、1998),吉田裕『天皇の軍隊と南京事件:もうひとつの日中戦争史』(青木書店、1986),加藤阳子『戦争の日本近現代史』(講談社、2002),张皓《近卫文麿与七七事变的发生与扩大》,《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5期),黄自进《迈向和解之路—中日战争的再检讨》,(稻香出版社,2019),臧运祜《日本侵华战争的决策体系与政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等。本文将结合中日双方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分析第一次近卫内阁的政治决策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对战争扩大化、陶德曼和谈等重大问题中日本政府的政治责任进行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