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的政治生态:从“圈子”走向平等——官场腐败的哲学思考

作者:
王効民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29 MB
报告字数:
907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1辑 总第1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不走过场地清理官场腐败致使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批“老虎”“苍蝇”纷纷落马。腐败根源,首先在于社会监督的缺位,其次在于部分公务人员无底线的贪婪,而深层社会原因则在于特权习惯和心态的蔓延,官场“圈子”、官商勾结“圈子”的泛滥。以亲疏、等级、特权(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称为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圈子”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架。现代平等源于欧洲封建主义特权的破除,既是等级、特权的对立物,也区别于平均主义。平等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虚伪、骗人的说辞,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成分。中国政治生态根本转折的标志是平等观念和习惯的普及。这是严重贪腐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条件之一。

关键词:

平等政治生态“圈子”

作者简介:

王効民:王効民,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中国传统 “圈子”(差序格局)
·政治生态 “圈子”在官场腐败中的特殊作用
·政治生态 作为“圈子”的对立物,平等观念和习惯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