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与阶级斗争理论的逻辑张力和话语调适

作者:
许洪位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7430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 总第7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强调各国同住“地球村”,应该搁置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与偏见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去意识形态化”。当前国内学术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研究和宣传中,存在过于拘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本身的解读和论证而缺乏阶级逻辑的视野;过于突出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阐发而忽视现实中不平等的世界秩序和激烈的国际阶级斗争等缺点。作为具有不同逻辑理路和话语风格的两种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外交策略与价值追求、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逻辑张力和话语分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话语权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逻辑整合和话语重塑。具体而言,需要在对外话语构建的过程中,处理好国际通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在普及传播的过程中,理顺内宣外宣体制,做到话语表达上的内外有别。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人类命运共同体”阶级斗争理论话语权建设

作者简介:

许洪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研究。

文章目录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中阶级逻辑的遮蔽和阶级教育的缺失
  • (一)过于拘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本身的解读和论证,缺乏阶级逻辑的视野
  • (二)过于突出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阐发,忽视现实中不平等的世界秩序和激烈的国际阶级斗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和阶级斗争理论的逻辑张力与话语分殊
  • (一)外交策略与价值追求的摩擦
  • (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
  • (三)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龃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和阶级斗争理论的逻辑整合与话语重塑
  • (一)在对外话语构建的过程中,处理好国际通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 (二)在普及传播的过程中,理顺内宣外宣体制,做到话语表达上的内外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