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社会”概念

作者:
韩旭泽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2 MB
报告字数:
964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2年第1期 总第29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哈贝马斯在分析当代社会现实形势和批判世俗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后世俗社会”概念,从其所做的关于当代世界宗教发展等现实性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在其理论系统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后世俗”观念的发展出现于世俗社会处境,这是一种意识的转变。其次,“后世俗社会”是哈贝马斯通过对宗教的再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其理论的完善,具有世俗性、多元性和规范性特征,宗教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规范性导向在公共领域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宗教存在的必然性和持续存在的意义要求“后世俗社会”尊重宗教的社会整合等功能,这是当下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哈贝马斯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也为当下宗教等问题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处理思路。

关键词:

公共领域宗教“后世俗社会”哈贝马斯

作者简介:

韩旭泽:韩旭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章目录
·“后世俗社会”概念的理论前提
·“后世俗社会”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后世俗社会”中的宗教与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