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作者:
李晟之 杜婵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1.87 MB
报告字数:
26909字
所属图书: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沿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结构模型),通过对四川生态环境的“状态”、“压力”和“响应”三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指标组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对当年四川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建设投入和成效进行系统评估,对2019年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建设四川PSR结构模型生态评估

作者简介:

李晟之: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中心秘书长,四川省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特邀成员,社区保护地中国专家组召集人。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与碳汇经济。著有《社区保护地建设与外来干预》《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走廊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作品,并连续9年担任《四川蓝皮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主编,多项政策建议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杜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生态经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实习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中的子课题“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政府支持政策创新研究”,以及“鱼凫田园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成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平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都市推进农村市场化的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温江区建设西部城市副中心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等学术论文。

文章目录
·四川生态建设总体概况
四川省生态建设“状态”
  • (一)生态产品
  • (二)生态系统调节
  • (三)支持功能
  • (四)生态文明功能
四川生态建设“压力”
  • (一)自然压力
  • (二)人为压力
四川生态建设“响应”
  • (一)制度建设、政策与法律规定制定
  • (二)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实施
  • (三)环保产业
  • (四)科研与环保模式创新
四川生态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一)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
  • (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改革与乡镇自然资源管理亟须有效对接
  • (三)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并行
  • (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待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