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是一国总体外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国际关系现象,也是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被不断赋予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对外开放进程以来,经济外交一直扮演着服务国内经济建设大局、推动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外交也经历了一个从接触、融入到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治理的动态演进过程。总体来看,经济外交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中国崛起提供了持续的外部经济动力,而且也显著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其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近年来,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等事件为标志,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全球经济大国,而且在世界政治和战略领域的地位也迅速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外交的战略使命及其国际影响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谋势,提出了经济外交的全方位新理念,并且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从而使中国经济外交的职能和属性发生了“双重转型”:一方面,经济外交逐步由过去压倒性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向为促进国内发展与服务对外战略大局并重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中国则开始由单纯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活动向影响和塑造国际经济规则及议事日程制定方向转变。本文认为,这种“双重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外交开始步入作为国际经济外交引领者的阶段。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经济外交进行定义和分类,同时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经济外交由理念和实践创新所带来的“双重转型”,并探讨这种转型对于中国崛起和世界格局演进的历史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