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的治理变迁:协商民主

作者:
陈家刚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4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3290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实践创新的结果,是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协商民主制度形式与实践探索稳步推进,协商民主的观念、意识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养成。但是,协商民主实践依然面临观念文化、制度支撑、实践深化等方面的挑战,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进一步加以推动和完善。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深化协商民主实践,需要坚持“党委领导、各方主导、普遍参与、协商共识、法治保障”的总原则,遵循增量改革创新与存量资源挖掘相结合、制度建构与制度实践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协调的发展路径,并正确理解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与咨询民主、中西方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与文化传统等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改革治理改革

作者简介:

陈家刚:河南省固始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陈独秀研究。现为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政党政治、全球治理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专著)、《协商民主译丛》(执行主编)、《政治的终结》(译著)、《全球大变革》(译著)、《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译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90多篇。

文章目录
协商民主的提出及其价值
  • (一)协商民主的提出
  •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 (三)协商民主对于积极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四)协商民主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
  • (二)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 (三)多样化的协商民主制度形式与实践探索稳步推进
  • (四)协商民主的观念、意识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养成
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
  • (一)关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统一
  •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 (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需要更加规范和合理
  • (四)深入推进协商民主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一)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
  • (二)完善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
  • (三)正确认识协商民主问题上的几重关系
  • (四)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附录:协商民主建设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