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孔夫子到马克思: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契合性

作者:
田辰山
出版日期:
2022年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3 MB
报告字数:
1669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 总第8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融通,是时代大课题。深入研究二者交会渊源、内在联系,才能厘清中国当代主流思想形成的核心与脉络,从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自洽的中国道路叙事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以比较中西阐释哲学中的“比较文化语义环境”阐释方法论,分析出中西主流文化核心基因差异在于“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哲学在中西各自文化语义环境当中呈现出的基因样态,从而揭示二者在世界观、认知论、思维观、社会观、人生价值观等内在精神方面的契合点,进而说明二者得以历史交会的缘由,并分析了被误读为对立的若干观点,进一步阐明二者的确存在内在精神的契合性,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对接”和融通已经是完成之现实,并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成果所证明。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儒学一多不分比较中西阐释哲学

作者简介:

田辰山:田辰山,哲学硕士、政治学硕士、博士,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原文教专家,现担任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及比较中西哲学文化。

文章目录
·引言
中西主流文化的核心差异
  • (一)西方“一多二元”文化语义环境
  • (二)中国“一多不分”文化语义环境
  • (三)中西文化基因的核心差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的内在精神契合点
  • (一)宇宙观的契合
  • (二)认知论和思维模式的契合
  • (三)人生观和社会观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对立认识的偏差分析阐释
  • (一)马克思唯物主义与儒学“物我不二”对立吗?
  •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理念与儒家“君君臣臣”观念对立吗?
  • (三)中国传统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