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不是马克思“自相矛盾”

作者:
徐亦让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081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2辑 总第27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论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年鉴》,2010专文,简称《主义》)说:马克思赞成“消灭哲学”和倡导“历史科学”,同时又“多次声言自己的理论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相反,是唯物主义的,如果按照惯常的理解,即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理解为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对立,且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理解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则马克思这两类论述之间就明显地是互相矛盾的”。这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所谓“人是马克思主义出发点”的哲学大辩论以来,“回到马克思”的“第三种观点”,也是没有结果的结果。因为论证“只有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才是实践论唯物主义”,是为了“消除物质本体论”和“回避世界观问题”。“但是,共产主义如何被理解,如何被实现出来以及它如何成为世界观,目前仍然是一个尚未得到澄清的问题。”参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范畴》(《哲学研究》2012年第12期)和《国内近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4辑)。《主义》却说:“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哲学以及唯物主义的含义,大多是惯常的方式去理解的,而为了避免将马克思理解为自相矛盾,便往往对其关于‘消灭哲学’的说法采取不认真对待,即视而不见的做法。”其实不是“惯常理解”错了,而是《主义》对“消灭哲学”的明确含义“视而不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消灭哲学”“历史科学”

作者简介:

徐亦让:徐亦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目录
·“马克思要消灭的是何种哲学”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何种唯物主义”
·“方法论唯物主义是否有某种本体论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