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儒学现代化

作者:
郭瑞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474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 总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事件。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与儒学冲击、碰撞、交流,最终实现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相互联系:儒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民族的形式与内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下实现现代转化。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不同面相,批判继承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对儒学不断升级的意识形态批判表明党还未能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错误思潮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弱化,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渐行渐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儒学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进入新境界。

关键词:

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解放儒学现代化

作者简介:

郭瑞:郭瑞,中共中央党校博士,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

文章目录
思想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促进了思想解放
  • (二)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新觉醒
  • (三)马克思主义为传统文化引入新思想资源,推动儒学向前发展
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儒学现代转化的路径开辟
  • (一)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双向需要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儒学现代化
·意识形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对儒学为代表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历史性机遇: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