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多重面向中的马克思——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的解读

作者:
毕芙蓉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17157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2辑 总第1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文本。这部著作,既有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内在要素的吸收,也有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方法的借鉴,同时还包含对鲍威尔激进革命观念的借鉴。多种思想要素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交织。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逻辑神秘主义,同时运用无产阶级理论突破了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和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达到了实践哲学的高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体系哲学,或者说本体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哲学,它以意识形态批判为己任,从现实出发,揭露任何一种理论的教条性质,并形成自己关于实际生活的判断和结论。

关键词: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作者简介:

毕芙蓉:毕芙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文章目录
思辨哲学与唯物主义方法
  • 1.马克思对思辨哲学内在要素的吸收
  • 2.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方法上的一致
  • 3.思辨哲学与唯物主义方法的冲突
人本主义、自我意识哲学和无产阶级
  • 1.人本主义与自我意识哲学的交织
  • 2.无产阶级——从人本主义到革命的实际可能性
实践——马克思的新面向
  • 1.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2.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