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苏南冲突爆发之时,正是中国革命胜利前后时期。由于中国和南斯拉夫革命具有较多的相似性,毛泽东和铁托又都是独立于莫斯科的极具个性的领导人。因此,在苏南冲突时期,斯大林和苏共中央怀疑毛泽东是“亚洲的铁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政策是“亚洲铁托主义”,担心中国会同南斯拉夫一样走上一条独立于苏联的道路。同时,西方也别有用心地为所谓的“亚洲铁托主义”鼓噪。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属的国务院计划署有一份分析报告,其中就大肆宣扬“亚洲铁托主义”,并将其纳入“楔子战略”当中。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经过艰难的抉择,从斯大林手里接过了出兵援朝这个“烫手的山芋”,斯大林才改变了看法,最终相信毛泽东是国际主义者,接受了这位长期让他怀疑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