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的治理变迁:政府责任

作者:
杨雪冬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804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政府既是重要的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对象。在这种推动改革与自我改革的双重进程中,当代中国政府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各国政府普遍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展了国内和国际责任内容,构建出一套能发挥制度优势的政府责任体制。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处于深刻变革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政府责任体制也处于变动过程中。尽管“全能型政府”理念被放弃,但是政府的责任感与执政党的使命感高度重叠在一起,并受到后者的塑造规范,使许多责任带有了高度的政治性,一些已经在理论上清晰的有限责任成为实践中模糊的无限责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是中国政府责任变化方面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国际责任的增强,不仅符合国际道义,也能为自身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如何衡量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平衡国内和国际责任,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政府责任政治改革治理改革

作者简介:

杨雪冬:河北省涞源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中国地方政治、政治学理论。现为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专著)、《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专著)、《全球化》(专著)、《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专著)、《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主编)、《地方的复兴:中国地方治理改革30年》(主编)等多部著作。

文章目录
·全球治理危机与政府责任再认识
·人民、执政与使命型责任
·发展、开放与责任内容的调整扩充
·机制、能力与责任的履行实现
·成本、激励与政府责任的挑战
·结论:不断厘定政府责任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