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习近平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与启示

作者:
董海涛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326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历史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民族底气,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坚实基础。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长卷中,点缀着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是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的关键点。从微观角度研究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客观规律,分析和研究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辩证。习近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明确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六个不能”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六个不能”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于历史人物评价得出的深刻结论,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则,为我们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基本框架,是对当下故意歪曲、片面理解历史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批判。

关键词:

人民群众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六个不能”

作者简介:

董海涛:董海涛,营口理工学院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评价原则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