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对马克思早期哲学的感性主义考察

作者:
尤歆惟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615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2辑 总第27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感性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有着密切渊源关系。早期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曾努力试图用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但他最终又超越了感性主义哲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全面走进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将感性主义哲学发展为利益论的新形态;在《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反思费尔巴哈哲学,并再度接近黑格尔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的《费尔巴哈》章中他结合了黑格尔的主体性原则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感性主义的理论发展脉络。

关键词:

唯物史观私有财产异化劳动感性类本质

作者简介:

尤歆惟:尤歆惟,日本北海道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类本质理论和感性主义理论
·感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施蒂纳的批评和马克思向黑格尔的靠拢
·感性哲学的扬弃——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之基础的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