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批判与超越:“60年代精神”及其主流化
作者:
吕庆广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50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51948字
所属图书:
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110-159
吕庆广
摘要:
本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病态社会论:对现代性社会的激进诊断;第二部分,天下为己任:锐意改革和社会变革精神;第三部分,异托邦激情:参与民主与田园社会理想;第四部分,个人即政治:“60年代精神”主流化。
关键词:
主流化
批判
“60年代精神”
作者简介:
吕庆广:
相关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问题与对策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宽容思想:自由主义宽容及其批判
康有为大同说的人类理想
论“两个批判”在民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幸福生活的哲学奠基——评贺来教授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
论科学意识形态
《资本论》:是“现实的历史”,还是“现实的历史”批判?对《“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的批判
经济学批判与批判的经济学——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危机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到唯物史观的构建——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一条线索
文章目录
病态社会论 对现代性社会的激进诊断
1.马尔库塞对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2.乌托邦革命论
3.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哲学的几点评论
天下为己任 锐意改革与社会变革精神
1.新左派与60年代自由主义改革
2.“新左派”的变革行动
异托邦激情 参与民主与田园社会理想
1.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基本思想
2.“文化革命”的社会实验路径与模式
个人即政治 “60年代精神”的主流化
1.60年代精神与婴儿潮一代的生活态度
2.60年代精神与黑客文化的兴起
3.60年代精神与美国社会民主的推进
4.媒体、影视文化与60年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