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的治理变迁:公共政策

作者:
杨团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526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公共政策的重心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公共政策的科学体系是在厘清公权力与个人权利的群己权界基础上建立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公共政策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四个时期,目前,公共政策体系建构基本完成,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当下,中国公共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结构性失衡,社会阶层结构畸形,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结构不公。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推动政府理念转向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治理创新,努力构建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备的国家制度体系并切实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正是未来中国公共政策改革的导向。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公共政策治理改革

作者简介:

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监事长、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等职。国家民政部特邀咨询专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专家组成员。获评“2013CCTV年度十大慈善人物”“责任中国2014年公益盛典”年度致敬大奖,《中国慈善家》杂志“2015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18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20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南风窗》杂志2018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2019年获评“中国慈善公益品牌70年70人”代表人物。2021年进入“2021中国品牌女性500强”,获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十大公益人物奖。担任《当代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社会政策国际论坛年度论文集2005~2017)和《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2022)的主编;《综合农协:中国“三农”改革突破口》(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综合农协研究组年度研究报告论文集2013~2021)的主编主撰。长期致力于社会保障、慈善公益与非营利组织、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社区公共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护等领域的政策研究,曾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重点课题以及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发表150多篇论文及研究报告,曾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及多项省部级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要专著有《社区公共服务论析》(独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第一著者)、《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第一著者);主要论文有《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探索第四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第三条道路》《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此集体非彼集体——为社区性综合性乡村合作组织探路》《30年集体经济改革启示录:乡村发展必由之路》等。

文章目录
中国公共政策发育的理念与环境
  • 1.特定的资源禀赋——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
  • 2.高度老化和快速老化的人口结构
  • 3.区域差别显著,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公共政策的发展阶段
  • 1.公共政策从萌芽到制度化的阶段(1979~2012年)
  •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政策进入战略调整阶段
中国公共政策的主要成就
  • 1.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走向科学化
  • 2.中国公共政策体系建构基本完成
·中国公共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公共政策改革方向
  • 1.近年来公共政策改革的途径和成效
  • 2.公共政策未来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