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伏牛山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栾川实践

作者:
王淑曼
出版日期:
2022年5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大小:
2 MB
报告字数:
33330字
所属图书: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理论构建与区域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结合栾川特色农业基底优势阐述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针对发展障碍和发展方向制定具体发展目标。栾川能通过农旅融合,使乡村产业更强,通过环境整治与打造,使乡村环境更美。通过五大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发展,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栾川期待发展为中国深山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栾川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六帮六扶+五创五参”模式,打响乡村振兴的栾川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王淑曼:女,硕士,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3项,主持洛阳师范学院思政样板课程1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担任河南省本科高校“十四五”规划教材《旅游目的地管理(第二版)》副主编,在《旅游学刊》、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Frontier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国旅游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横向项目10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栾川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 发展基础
  • 发展障碍
  • 发展方向
第二节 栾川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定位
  • 发展目标
  • 总体定位
第三节 栾川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成效分析
  • 农旅融合,农业更强
  • 居游共享,农村更美
  • 群众受益,农民更富
  • 乡村振兴,先行先试
第四节 栾川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模式总结
  • 精准扶贫模式——“六帮六扶+五创五参”
  • 资金筹措渠道——五方主体联动筹资
  • 旅游发展方式——十大类型差异发展
  • 村民收入来源——六类收入高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