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作者:
CarlRatner 宋群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706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 总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这篇文章力图把“当代病态”这一议题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清楚地阐释它。我阐述了一个文化政治模式,即(a)为什么病态以多种形式,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b)如何干预泛滥的病态,并最终根除它。此模式借鉴了埃里克·弗洛姆的工作成果,他阐明:在许多或大多数社会里,病态是如何成为正常社会的,心理的活动的特征的。这篇文章还讨论了两种流行病态模式,它们误解病态,非正确,因而不能纠正、根除或预防病态。第一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标准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式,它否认所有病态,并坚持认为所有行为包括病态是个体选择和主动性的积极表现,必须得到确认和接受,而不是纠正。

关键词:

健康普遍病态正常病态文化政治社会斗争

作者简介:

CarlRatner:(1943-),PhD.,Institute for Cultural Research & Education.He worked in the area of cultural psychology for 4 decades,to link the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to culture,and to link culture to politics.

宋群: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文章目录
·当代病态的生物医学解释模式
当代病态的文化政治解释模式
  • (一)正常(社会、生态、心理、生理、教育)和病态
  • (二)异常行为/心理
  • (三)正常病态与异常行为的相对破坏性
  • (四)健康
  • (五)治疗/干预/解决方案
·科学建构的政治学:有关痛苦的医学—文化解释模式
否认正常病态并使现状合法化/正当化
  • (一)将病态解释为一个孤立的、独立的异常领域,与正常社会或心理学无关
  • (二)异常病态去病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