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断裂与弥合:赖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逆向反思

作者:
吴照玉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8630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1辑 总第18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但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现实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提出了质疑,民众的意识形态与他们的实际经济状况之间出现了断裂。赖希从意识形态出发,运用性经济社会学的方法翻转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解释了这种断裂主要是由群众畏惧权威、害怕自由的性格所决定的。意识形态并不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构成意识形态核心的只能是人的性格结构。赖希期望通过一场性革命,建立一个非权威主义的社会,转变群众扭曲的性格结构,拯救处于病态中的人类。

关键词:

意识形态经济基础赖希性革命

作者简介:

吴照玉:吴照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断裂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弥合
·对赖希性革命理论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