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人的道德教化到人的全面发展——康德与马克思审美思想比较

作者:
王奎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7611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2辑 总第1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美学史上看,康德与马克思都实现了美学的重大转折。前者从人的心灵能力入手,第一次系统建立了哲学美学,后者则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第一次建立了实践论美学。通过对两者整体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刻理解西方美学史的发展和演变,也能为当代美学的走向提供线索。由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比较分散、未成体系,故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比较:(1)从美的本质来看,康德指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马克思则提出劳动创造美,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劳动。(2)美有本真与非本真两种状态。康德认为真正的美是自然美,不掺杂任何利害,否则将是不纯粹的,而马克思则指出美是人的最自由的存在方式,而异化劳动则导致对美的否定。(3)美的功能。康德认为审美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教化和人的自由,从而建立道德王国,而马克思则认为审美在于摆脱异化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康德审美思想

作者简介:

王奎:王奎,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文章目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