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腐败行为中的习惯及其治理

作者:
廖晓明 夏雄 彭文龙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8346字
所属图书:
精准反腐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审视,腐败治理的路径是价值性路径与工具性路径的有机结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大数据挖掘表明,当前腐败现象和反腐败的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权力及其制度构建方面,旨在解决反腐败的“不敢”和“不能”两个问题,是腐败治理的工具性路径的探寻。而实现反腐败的“不想”则需探寻腐败治理的价值性路径,这就需要探索公职人员腐败行为选择的决策机制。腐败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既是个体连续经验的结果,又植根于历史的、现时的社会情景。腐败习惯性现象的危害不容小觑。必须对其进行治理,道德想象力的治理建议将有助于建立廉洁自律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腐败治理习惯腐败行为道德想象力

作者简介:

廖晓明:江西南城人,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二级教授,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现任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暨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主任兼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南昌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等专业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品牌专业与江西省特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廉政教育与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0多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多项,获“江西省教学名师奖”,获“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讲的《行政学原理》《领导科学》课程被评为江西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夏雄:

彭文龙:

文章目录
·反腐败的工具性路径与价值性路径
·腐败行为中的习惯:现象及其道德想象力的剖析
·反腐败路径的整合:道德想象力的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