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入学生团队参与式教学的思考——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研究

作者:
陈发水 王倩 张玲玲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6913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大学生开展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度,因此,在“纲要”课上采用学生团队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团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来(“内引式”教学),又可以立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参观或考察这些基地,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或研究(“外引式”教学),通过内外结合,达到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形成共识的目的。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团队参讲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作者简介:

陈发水:陈发水,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倩:女,1972年生,北京人。1997年于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专业语文教学论方向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98~1999年度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进修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目前在职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史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留校任教,从事语文教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专业论文12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 项,校内课题5 项,其中独立承担1 项。在语文教育学专业任教8 年,已教授课程包括“ 语文教育学” 、“ 小学语文教学法” 、“ 中学语文教学法” 、“ 语文教育心理学” 、“ 语文教育史” 、“ 教育技术概论” 等。其中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率先开设“ 教育史” 课程。率先开创由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教授“ 教育技术” 课程。承担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含教育硕士) “ 学科教学论” 、“ 中国教育史” 课程5 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学科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理事、 学术委员, 北京 市语文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育史。

张玲玲:张玲玲,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纲要”课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纲要”课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团队参与式教学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