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研究

作者:
周冯琦 尚勇敏
出版日期:
2018年2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1.62 MB
报告字数:
24667字
所属图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包含人类和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在内的生态共同体,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对于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是一个生态要素有机融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区域间共生共利共荣的地域性共同体。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包括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生态建设响应指数,本报告从这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11~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在波动中总体上升,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生态建设响应指数上升幅度快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2)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生态建设响应指数相对更优,而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好。依托江海交汇、全球城市、科创中心、制度创新等优势,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中应发挥“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的作用。

关键词:

上海市长江经济带生命力生态共同体

作者简介:

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环境绩效管理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经济、区域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政策等。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及中国优秀皮书一等奖等奖项。

尚勇敏:区域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委托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SSCI、CSSCI论文20余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相关研究多次获上海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的理论内涵
  • (一)生态共同体相关理论演变
  •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概念界定
  •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特征分析
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评价
  • (一)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三)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评价结果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评价
  • (一)环保投入持续增长,环境设施能力提升
  • (二)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染排放强度下降
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 (二)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的潜力与条件
  • (三)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的战略定位
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的策略
  • (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形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
  • (二)发挥全球城市优势,打造要素配置与服务系统重要枢纽
  • (三)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依靠创新合作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 (四)引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