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参战与国民外交后援会(1917~1919)

作者:
王文隆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53 MB
报告字数:
10614字
所属图书: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民初“国民外交”四字的意义,通常指的是国民参与外交事务与议题。在欧战爆发之后,具有影响力的民间人士组织团体,如国民外交协会、国民外交后援会等,盼能汇集舆论与民意,推动政府参战与参加巴黎和会。诸多团体中,较为特殊的要数国民外交后援会。该团体于1917年2月先在北京成立,其目的在于推动北洋政府参加欧战。南方以广州为核心的政府,初时并未有相类似的团体,直到1919年2月,因广州政府盼能派人参加和会,方于广州另立一国民外交后援会,为一个受中国国民党指导的“舆论团体”。本文拟以当时相关报刊,搭配藏于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的外交档案,以及藏于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的相关材料为基础撰写,盼能以这些资料为本,观察两个同名团体,分属党国体制与北洋政府的局面下,对外交议题看法的异同。

关键词:

国民外交国民外交后援会一战参战问题巴黎和会

作者简介:

王文隆:王文隆,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

文章目录
·前言 国民外交的定义
·段祺瑞政府的宣战
·南方政府的宣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