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10页。由此可见,道路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课题,而且是一个关涉全局性、方向性的战略课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理论意义。2013年12月3日和201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了第十一次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安排这两次学习,目的是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这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能动性,有着清醒的方法论自觉。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除了从微观层面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条分缕析地理解和具体运用之外,还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坚持该方法论的哲学自觉性做出科学说明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