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资本所有关系的前史和理论前提——马克思对“各种形式”的理论分析

作者:
刁超群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27 MB
报告字数:
2057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4辑 总第2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马克思对雇佣劳动的前史和资本形成的条件进行了考察。从广义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文本看,马克思在资本原始积累部分已经提出了雇佣劳动起源的四个条件。在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分析过程中,马克思从劳动和所有关系、资本对劳动的否定维度考察了雇佣劳动产生的历史。在[V-8]以前,马克思重点落在劳动和所有关系上,在[V-8]以后,马克思落在资本对劳动的否定性上。马克思在分析亚细亚、古典古代、日耳曼三种共同体的劳动所有关系基础上,聚焦财产关系(所有关系),分析共同体的解体过程,实证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提出以所有关系(财产关系)的二重性来批驳蒲鲁东为代表的启蒙学派把雇佣劳动起源归为非历史的观点,从而提出劳动与客观条件的分离所形成的所有(财产)关系变迁取决于劳动方式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最后,马克思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核心对货币转化为资本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资本的概念,资本是“生产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雇佣劳动资本所有关系

作者简介:

刁超群: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文章目录
·《各种形式》的文本结构、内容与马克思的方法论
·分析雇佣劳动起源的理论视域
·雇佣劳动的起源如何作为前史而存在
·从财产关系的二重性出发阐释雇佣劳动的历史起源
雇佣劳动起源的前提是如何被历史地提供的
  • (一)三类关系的解体及其结果
  •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如何历史地提供的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