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历史唯物主义的边界——从关于“封建社会”的讨论出发

作者:
周巍卫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434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1辑 总第2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并以此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一般生产理论成为五种社会形态的建构模式,尤其成为人们认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钥匙。然而,中西方学者都提出了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来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对一般生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有效性提出质疑,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边界的问题。本文选取封建社会为例,从关于“封建社会”的讨论开始,展现人们关于封建社会的不同建构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回到人们对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封建社会的可行性的讨论上来,介绍佩里·安德森和吉登斯不同角度的质疑;最后,笔者从三个方面对一般生产理论的边界做了进一步论证,阐释边界问题的提出在于摆脱公式化、狭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回归马克思的具体历史研究,重新激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命力。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封建社会一般生产理论三形态

作者简介:

周巍卫:周巍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关于“封建社会”的三种讨论
  • (一)立足中国史学的《“封建”考论》
  • (二)立足西方史学的《封建社会》
  • (三)立足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封建”名实析义》
安德森的背叛和吉登斯的攻击
  • (一)佩里·安德森的“背叛”
  • (二)吉登斯的攻击
再论“封建社会”:边界问题的三个论证
  • (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分析
  • (二)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
  • (三)一般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