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并以此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一般生产理论成为五种社会形态的建构模式,尤其成为人们认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钥匙。然而,中西方学者都提出了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来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对一般生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有效性提出质疑,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边界的问题。本文选取封建社会为例,从关于“封建社会”的讨论开始,展现人们关于封建社会的不同建构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回到人们对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封建社会的可行性的讨论上来,介绍佩里·安德森和吉登斯不同角度的质疑;最后,笔者从三个方面对一般生产理论的边界做了进一步论证,阐释边界问题的提出在于摆脱公式化、狭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回归马克思的具体历史研究,重新激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