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综述

作者:
潘西华 潘金娥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2054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

国际经验研究概况本土化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潘西华:山东济南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曾发表《葛兰西知识分子思想的再审视》《葛兰西和毛泽东有关建党思想的比较研究》《葛兰西对意大利共产党建设道路的探索》《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等论文近二十篇。

潘金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越南语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越南综合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越南问题、政党政治与外交。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项目,担任“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新进展研究”(2018~2027)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越南革新与中越改革比较》《越南政治经济与中越关系前沿》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百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时代推动力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需求
  • 弥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原则和方法
  • 研究和评判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得失需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逻辑思路
  • 基本内容
  •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