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展望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774.03 KB
报告字数:
2484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郭世佑曾在一本书的序中写道:“有位法国先哲说,只有历史故事平淡乏味的才是幸福的,我想补充说,只有不把政治与学术一锅煮的国家与学术才是幸运的,如果学术总是依附权力,那就只能互相折腾,顶多为印证美国历史学家亨利(Henry Adams)的那个偏见做出贡献:‘政治作为一种实践,不管它如何表白,始终是有条不紊地煽动仇恨的组织。’可以说,生活的悲剧往往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是错过了什么。”引自陈恭禄《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第4页。的确,古往今来,对于政治的认识和看法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在欧克肖特的理解中,政治就是追求暗示的一种活动,它是一个实践的领域。因此,政治不是一种“书本的政治”。〔英〕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22页。政治的知识不是技术性知识,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获得政治知识的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地习得它。在不同的国度,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政治呈现出多重面向。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思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当代中国语境中政治与思想的关系
  • (一)何谓“政治”?
  • (二)何谓“思想”?
  • (三)思想与学术的关系
政治思想“研究力”的政治性保障
  • (一)中国共产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变迁
  • (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中对待政治与学术的态度
政治思想“研究力”的“公共性”保障
  • (一)当代中国对知识分子公共性的基本认识
  • (二)知识分子公共性弱化的原因探析
  • (三)知识分子公共性的构建何以可能?
·政治思想“研究力”的实践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