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论

作者:
朱春艳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765.24 KB
报告字数:
28430字
所属图书:
新时期小康社会建构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主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

作者简介:

朱春艳:女,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技术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等作品,译著主要有《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合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通过技术思考》(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技术哲学》(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人民服务”
  •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