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贵州党建扶贫的理论综述

作者:
张建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971.94 KB
报告字数:
24051字
所属图书:
贵州党建扶贫30年
摘要:
贫困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建设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西方,贫困作为社会问题开始被重视,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特别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对于何为贫困,如何测量贫困,以及如何治理贫困等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也正式启动了专门针对贫困问题的反贫困计划,西方反贫困的理论和方法被逐渐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学者研究贫困问题的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拓了一些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反贫困视野。总的来说,各国对贫困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地拓展。这一拓展的脉络清晰地呈现了对贫困、对发展、对人的理解的不断丰富的过程。
关键词:

反贫困贫困治理精准扶贫党建扶贫贫困研究

作者简介:

张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建设与反贫困。近年来主持贵州省委改革办党建扶贫研究课题一项,参与了多项反贫困研究课题。

文章目录
现代性语境下对贫困理解的拓展
  • 1.经济学视角 基本需要理论
  • 2.社会学视角 社会排斥理论
  • 3.发展学视角 能力贫困理论
  • 4.政治学视角 权力剥夺理论
贫困的测量与精准扶贫
  • (一)收入标准
  • (二)人类发展指数
  • (三)多维贫困指数
  • (四)精准扶贫与贫困识别问题
·中国的贫困研究
反贫困的不同视角
  • (一)经济发展与减贫
  • (二)保障救助性政策与减贫
  • (三)社会资本、权利与减贫
  • (四)能力与减贫
  • (五)社会质量与减贫
  • (六)社会建设与反贫困
贫困治理的主体问题
  • 1.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2.参与式
  • 3.产业扶贫中的社会缺位
  • 4.党建扶贫——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