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素、结构与发展

作者:
任建明 洪宇 RENJianming HONGYu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15268字
所属图书:
廉政学研究 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该体系是否健全,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及“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关键决定因素。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改革,中国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套权力监督体系。该体系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国家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七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关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能把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目标仍未达成,未来需要重点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

关键词:

结构要素监督体系权力

作者简介:

任建明:男,1965年9月生,山西乡宁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从事廉政建设、政府管理、公共组织领导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代表性著作有《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洪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RENJianming:

HONGYu:

文章目录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文献回顾
  • (二)梳理甄别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三层立体结构的提出
  • (二)结构特点说明与合理性解释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方向与建议
  • (一)健全党内监督的关键任务是破解同级监督难题
  • (二)健全民主监督的关键任务是发展党内民主
  • (三)健全舆论监督的关键任务是切实依法保障媒体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