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跨越‘卡夫丁峡谷’”

作者:
涂成林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778.97 KB
报告字数:
13312字
所属图书: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思想谱系中,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卡夫丁峡谷”是两个独特的词汇。前一个概念虽经150多年的论争,仍旧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哥德巴赫猜想”之一,而后一个概念则因为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构想成为东方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更因为马克思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转变体现了他晚年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型,意味着他的这一理论逐渐进入成熟形态与实践形态。因此,马克思晚期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转型,不仅彰显出马克思理论探索本身的独特魅力,也彰显出他的理论对于现实革命实践的巨大张力,对探索马克思思想的历史演变和现实价值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卡夫丁峡谷亚细亚生产方式

作者简介:

涂成林: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获国家特别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文章目录
·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的东方观
·破解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
·对俄国村社的分析与跨越“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晚期转型之延伸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