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计划和按比例发展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475.04 KB
报告字数:
7460字
所属图书: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因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神秘性以各种不同的拜物教形式表现出来。生产商品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但私人劳动不是为自己生产使用价值,而是为社会生产“社会使用价值”。私人生产者之间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把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也就是说,商品交换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商品交换表面上是交换商品,其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表现为商品拜物教。当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成为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成为价值的代表,成为社会劳动的直接化身,成为“物的神经”和财富的“绝对社会形式”,于是出现了货币拜物教。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自行增殖”的魔力产生了资本拜物教,并衍生出利息拜物教、地租拜物教。各种形式的拜物教,都是以物的外在形式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其根源于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和商品生产的私人性质。

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论》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计划按比例发展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一)没有商品生产的共产主义物质生产和劳动交换是直接明了的
·(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共产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再生产
·(四)簿记是未来社会对生产进行计划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五)联合起来的生产者能够合理调节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