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作者:
康晏如 潘金娥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50页
报告大小:
1.24 MB
报告字数:
5019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包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新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典范、斯大林“一国建成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断、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关键词:

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革命论一国胜利论

作者简介:

康晏如:康晏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潘金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越南语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越南综合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越南问题、政党政治与外交。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项目,担任“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新进展研究”(2018~2027)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越南革新与中越改革比较》《越南政治经济与中越关系前沿》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百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 俄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础条件
  • 俄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第一个成果——列宁的民主革命论
  • 俄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第二个成果——一国胜利论
  • 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评价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典范
  • 新经济政策与迂回过渡
  • 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节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
  •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实践——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 对斯大林践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败的评价
第四节 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进程
  • 赫鲁晓夫的“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理论与改革
  •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与“停滞”
第五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断
  •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后果
·第六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