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畴论

作者:
朱春艳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48页
报告大小:
841.11 KB
报告字数:
42636字
所属图书:
新时期小康社会建构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科学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含义,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本文对人们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间的关系进行辨析,以期厘清概念,把握实质,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民族复兴

作者简介:

朱春艳:女,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技术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等作品,译著主要有《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合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通过技术思考》(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技术哲学》(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念的科学内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社会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全面”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成”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是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对概念辨析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共同富裕与同时富裕
  •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小康社会与中国梦之人民幸福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阐释
  • 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四个全面”间的逻辑关联
  • “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