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作者:
赵浚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919.79 KB
报告字数:
23300字
所属图书:
走向课堂的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进程与实践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全球在线开放教育的大背景下,慕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国外名校“慕课”以其精致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堪称一次教学革命。各国在经历了对慕课的热情接受和冷静思考之后,开始对慕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中国教育领域也积极地融入其中,合理吸收借鉴,形成适合于本国教育发展的慕课。未来,慕课将继续肩负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任,呈现出更加优质的性能和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慕课

作者简介:

赵浚:赵浚 987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进副教授,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工商学院客座教授,兼任《劳动文化研究》执行副主编。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思想教育研究》《贵州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中文核心、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等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6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20余项,教科研获奖17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慕课”的历史发展与教育变革
  • 慕课在国外教育领域的发展
  • “慕课”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 “慕课”的教育变革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慕课”的基本概念阐释
  • “慕课”的辨析:优势特色凸显,改变教学结构
  • “慕课”的特点:打破教学传统,实现课堂革命
  • “慕课”的基础:立足人本思想,运用交叉学科
  • “慕课”的启示:激发思想启迪,革新考评体系
第三节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
  • 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 适应现代化教育变革的教育教学需要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慕课的挑战
第四节 “慕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 整合教学资源,注重价值导向性
  • 优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结构性
  • 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主体性
第五节 “慕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趋势
  • 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转移到定量研究
  • 研究热点从慕课应用转移到学生发展
  • 研究重点从偏重理论转移到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