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为何廉政建设缺乏专门学科的支撑?——廉政学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作者:
蒋来用 JIANGLaiyong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943.78 KB
报告字数:
18124字
所属图书:
廉政学研究 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对廉政建设的研究尚处于廉政研究的阶段,还没有发展到廉政学科建设的程度,中国的廉政建设还缺乏专门学科的支撑。回顾中国廉政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具有学科建设组织形态化、学科名称多样化、学者参与随机性三个明显特征。目前无论是从知识形态还是组织形态而言,廉政学学科体系都没有构建起来。制约廉政学学科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社会心理影响和客观上得不到支持。廉政建设是国家和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巨大变化给廉政学创建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廉政学科建设必须在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上都有所突破。知识形态方面,廉政学要形成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合理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必须要从政治化走向社会化。组织形态方面,要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推动廉政实践走向社会化,改变理论研究支持和参与的模式。

关键词:

腐败监察纪检廉政学“政治化”“社会化”

作者简介:

蒋来用:

JIANGLaiyong:

文章目录
廉政学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 (一)学科建设组织形态化
  • (二)学科名称多样化
  • (三)学者参与的随机性
·制约廉政学学科发展的因素与分析
·廉政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展望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