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斌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金融。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2019年全球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4月 出版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加剧,国际战略稳定性下降,全球治理进展缓慢,总体表现出世界政治经济不稳定性上升、全球合作难度加大的特点。2020年世界经济仍将下行。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态势仍将持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不会因贸易协定的签订而缓和,美俄关系恶化难以逆转,中俄战略合作将更加稳固。总体来看,全球形势和世界格局将表现出八大趋势:全球经济进入超低利率时代,全球治理中利益博弈日趋激烈,区域和双边合作将快速推进,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东西方割裂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角力更加凸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核扩散风险上升,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行为呈现国际化趋势。2020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还可能面临十大风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际贸易冲突升级,中美因台湾、南海等问题政治军事对抗风险上升,《中导条约》失效引发军备竞赛,中东地区陷入新一轮动荡,印巴克什米尔问题冲突激化,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部分国家内部动乱诱发全球社会动荡,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供给危机,英国“脱欧”给英国自身和欧盟带来新的不稳定。
  • 中国应在G20框架下倡导建立全球金融规则
    2015年12月 出版
    我国应在G20框架下倡导建立全球金融规则,在全球资本流动、跨境经营金融机构监管、汇率制度、最终贷款人机制等方面设立统一规则。这些规则将对我国和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稳定形成强大、系统的制度保障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建议在全球学术界得到了广泛支持,我国也将因为提议和支持全球金融规则,处于全球治理规则的制高点。
  • 2021~2022年全球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02月 出版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大国关系更趋错综复杂,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均有所上升。全球经济增速大幅反弹,但是全球通胀高企,全球供应链陷入困局。一些国家的内部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传统安全压力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共建“一带一路”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全球治理的部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展望2022年,病毒变异不断和疫苗接种严重失衡、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部分发展中国家债务违约、供应链定向脱钩、资源民族主义抬头、部分中等强国和支点国家政权更迭、俄乌爆发武装冲突、台海地区紧张局势加剧、非传统安全多点频发、全球增长势头遭受重挫等全球重大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和防范,全球形势将呈现世界格局“东升西降”“西强东弱”态势依旧、大国博弈向交往受限的“平行体系”演进、全球经济向中低速增长回归、印太地区传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国家干预主义不断强化、技术进步的双向效应持续放大、人口结构变化的累积影响日益凸显、关键初级产品的稀缺性上升、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程持续、消除全球治理赤字的难度持续加大等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