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筹建于1986年,1990年经文化部批准正式成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学理论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首任所长陆梅林,副所长程代熙、盛同。第二任所长涂武生,副所长程代熙、李正忠。第三任所长李正忠,副所长陈飞龙、祝东力。第四任副所长廉静(主持工作),副所长陈飞龙、祝东力。现任所长陈飞龙,副所长李心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的和最全面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与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45个,二三级学科近300个,重点学科120个,其任务是创造性地开展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理论创新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经2005年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批准、并于2005年12月26日在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国家级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本院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以党、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四任院长李铁映,第五任院长陈奎元,第六任院长王伟光,现任院长谢伏瞻。建院前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有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情报资料研究室等14个研究单位,总人数2200多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由始建于1964年的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始建于198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和始建于1958年的中共党史系(1956年开始招生)组建而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1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成了专业和层次最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共党史二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党史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等北京大学的师生就在北大开始了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80多年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薪火在北大代代相传。成立于1992年4月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继承了北大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又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北大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现任院长于鸿君。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70年代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80年代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部。后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发展,2011年学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简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6月,是由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分会、价值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现任会长:王伟光,名誉会长:韩树英、邢贲思、赵凤岐、杨春贵,法定代表人:孙伟平,常务副会长:庞元正,副会长:李德顺、郭湛、杨耕、王东、周文彰、夏兴有、孙伟平、毛卫平、贾高建、徐伟新、毕京京、杨信礼,秘书长:杨信礼(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