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李继东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简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理事。迄今已在《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中国影视政策创新研究》《英国公共广播政策变迁与问题研究》等著作20余部。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一带一路’对外宣传与国际舆论引导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研究”、国务院新闻办重点委托项目“中国新闻管理话语体系研究”等。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法研究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

    获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决策管理类一等奖和三等奖、北京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度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调研报告、2002年全国出版社市场营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主要研究领域:信息传播史论、传播理论与历史、国际传播、话语研究、传播政策与制度、信息与传播政策等。主要讲授课程:话语研究、传播学概论、信息与传播政策等。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中国文化发展40年
    2018年12月 出版
    回首中国文化走过的这40年,其基本发展轨迹与中国经济等领域是相似的。40年来,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正是沿着改革和开放这两条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主线,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回应开放,改得越深开得越广。但文化发展历程有其独特性,从政治主导向政治、经济和社会多重属性、价值共存,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体系的建构,从单一的事业属性向事业与产业并举的方向发展。其关键变化节点是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相关全会及其重大文化决策,因为这不仅体现了每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航标。本文对4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理念变迁、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重大突破进行了梳理,把40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认为,经过40年的改革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成就,也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