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陈少雷

  • 机构: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简介: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 图书
  • 文章
  • 发展理念、哲学创新与中国实践——“十三五”发展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6年03月 出版
    “十三五”发展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研讨会暨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共同主办。研讨会围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从哲学层面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与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以及“十三五”背景下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展开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十三五”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 出版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一是在于其创造性的思想内容,二是在于其独特的话语风格。梳理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对于我们在理论工作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表述,构建更受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发挥理论工作者及其研究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作用,都很有必要。
  •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三重向度
    2014年11月 出版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哲学与时代双向互动的智慧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表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论域、新形态、新境界。从部门哲学视角来看,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三个向度来理解:一是以关照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学向度;二是以传承实践传统、彰显实践品格为核心的实践哲学向度;三是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向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与哲学品格
    2017年12月 出版
    哲学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哲学总是以反思、批判、超越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时代进行规律性把握和整体性建构,进而以“哲学时代化”与“时代哲学化”双向互动的方式,不断引领和塑造新的时代。从哲学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哲学品格,既是时代呼唤哲学、孕育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哲学反思时代、超越时代的思想表达。
  • 深圳文化价值观念创新发展报告
    2018年05月 出版
    对一座城市来说,文化价值观念是吸引人、凝聚人、塑造人的发展理念,是培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核心价值,是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的潜力、合力、动力和活力的重要标识。深圳发展至今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浸润和滋养。深圳未来的发展,仍需要以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凝聚、塑造作用。报告阐发了文化价值观念创新的意义、机理与路径,体现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是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